在很多准妈妈的心目中,怀孕期间吃饭要特别小心,怕影响宝宝,更别说吃药了。即使医生给了医嘱,也要想办法避免进食。
就在两天前,被产科叫去紧急会诊。患者为36岁孕妇,有二胎。她怀孕38周,血压高达170/100mmHg。她双下肢水肿严重,胸闷气短明显,不能躺下。检查后发现尿液中有大量蛋白质漏出,存在贫血。这位准妈妈现在处于心力衰竭状态,非常危险。
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非常高。有些孕妇及其家人害怕吃药会影响孩子,拒绝治疗,成为了现在的状况。
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全世界母婴安全的疾病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了解孕期高血压的知识。
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?
简单来说,就是只有怀孕期间才会出现高血压。孕20周后,孕妇首次发现血压升高,收缩压140和/或舒张压90mmHg,或较孕前及妊娠早期基线血压升高30/15mmHg,尿常规检查未检出尿蛋白,出生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,可称为妊娠高血压。
Q:孕前有高血压吗?
不是。这类患者和那些在妊娠20周后首次发现高血压,但在产后12周后未恢复正常的患者,被称为“妊娠合并高血压”。
Q:「妊娠高血压」和「妊娠合并高血压」有什么区别?
孕期高血压会在产后12周内逐渐恢复正常,不必继续服药。但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产后12周仍有血压升高,需要长期抗高血压药物治疗。
Q:妊高征需要用药吗?
并非所有血压升高的孕妇都需要立即开始服药。
首先要明白,孕期降压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意外、胎盘早剥等严重的母婴并发症。所以需要及时开始用药的情况只有两种,一种是血压比较高,另一种是虽然血压略有升高,但是有孕妇伴发疾病。
Q:什么程度的血压比较高?
目前医学界规定收缩压160mmHg和/或舒张压110mmHg的高血压孕妇应接受降压治疗。
这种血压水平容易影响心脏、大脑、肾脏和大血管的功能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就会出现上述孕妇的状况,如呼吸困难、无法躺下、水肿、蛋白尿、贫血等。
Q:血压略有升高但有复杂疾病是什么情况?
也就是说,当血压升高时,会对心、脑、肾、眼底、血液系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。例如,肾脏受损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,导致意识改变、呼吸困难、直立呼吸、严重水肿、贫血、血液高凝状态、血管血栓形成,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等高危情况。这两种危急情况临床上称为“先兆子痫”。
一旦没有及时治疗,在“子痫前期”期间,孕妇多器官功能受损,具体表现为:
此时如果血压仍不积极控制,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惊厥,加重胎儿缺氧,危及胎儿生命。
看到这种情况,你可能会被吓死,但避免这些情况并不难。
孕妇常规产前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这些变化,并做出良好的应对。这里提醒一下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产科做定期检查。
每个准妈妈在孕期也要做好自我观察:
注意头痛、头晕、胸闷、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消化系统症状;
注意血压、体重、尿量、尿性的变化(泡沫是否增加);
注意观察胎动规律等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。
当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。在此,我想向准妈妈们说明,并不是所有的降压药都适合孕妇服用。医生对孕妇使用的降压药有特殊选择,不要随意服用。
什么情况下可以暂停药物?
目前孕妇血压控制的临床目标是:孕妇无器官功能损害,收缩压控制在130 ~ 155 mmHg,舒张压控制在80 ~ 105 mmHg如果孕妇有器官功能障碍,收缩压应控制在130~139mmHg,舒张压应控制在80 ~ 89 mmhg。
不难看出,如果孕妇只是血压升高,我们对孕期血压的要求就放宽了。但如果有器官功能障碍,就要更严格的控制血压。
虽然医学进步大大提高了妊娠和分娩的安全性,但妊娠期仍存在许多问题。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帮助准妈妈们,做好产前检查,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,控制好各项指标,顺利生出健康的宝宝。
Copyright © 2020-2021 香港医务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XML地图